欢迎访问党性教育培训分站!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党性教育培训咨询电话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遵义党性教育培训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党性教育培训> 机构新闻> 烽火记忆与抒怀·毛泽东诗词里的“井冈山”

烽火记忆与抒怀·毛泽东诗词里的“井冈山”

发布时间:2019-08-09 14:37:54   来源:公众号:诗歌花园    浏览量:1128 打印

image.png

烽火记忆与抒怀-毛泽东诗词里的“井冈山”

(赵明)

引:

诗言志,诗歌是个人情感的寄托,也是思想的载体。毛泽东的诗词雄浑壮阔,气贯古今,飘逸洒脱,不仅是个人思想感情的真挚体现,也是中国革命道路的一面镜子。研究毛泽东的诗词对于进一步增强对毛泽东思想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把握具有重要意义。

按:

井冈山,这座历史的丰碑,孕育了胜利的摇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座山的传奇早已深深印刻进历史的篇章,它也成为了众多文人墨客笔下的璀璨。毛泽东与井冈山的深情,凝聚在《西江月·井冈山》与《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念奴娇·井冈山》三首词里。

1.《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本诗并不复杂,直抒胸臆,读来朗朗上口。“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以充满年代感的气息开篇,又承接转入“敌军围困万千重”的局面,简单的几句词便将事件和场景交代清楚。时间流去,读者依然能透过文字和笔触遥想当时的战争环境。前面三句,为第四句作为铺垫,衬托了“我自岿然不动”,展现了红军战士的镇定自若的精神风貌和大无畏的精神。由此延伸开来,“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众志成城是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法宝,面对敌人的重重包围,红军战士在黄洋界上构筑坚固工事,坚守阵地,勇敢消灭来犯敌军,充分体现了我军的顽强意志和坚定信念。

了解作诗背景是读诗的重要环节,这一首诗,诞生于1927年,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1928年4月,“朱毛”胜利会师,同年8月,毛泽东率领第三十一团第三营去营救冒进湘南的第二十八、二十九团。毛泽东离开井冈山不久,便信告驻守井冈山的一营红军和袁文才、王佐的地方武装。因此,驻守的军民上下一心,依靠事先的防备和地形优势,击退了侵犯之敌。“报道敌军宵遁”,一个“遁”字用的很生动,巧妙而恰到好处,而又以“宵”字结合,点明了当时的情况,对时间作了交代,体现了敌军的仓皇逃窜之意,亦反衬了我军的英勇。

2.《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时移世易,但有些情感并未随着岁月的流逝消失,反而愈加浓烈。毛泽东对井冈山的感情非常深厚,我们从行文中可以看出词人内心的感情,即对于井冈山的眷念。三十八年过往非云烟,是厚重的回忆和历程,三十八年后,井冈山的面貌焕然一新,“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而黄洋界“险处不须看”与上一首“炮声隆”形成对比。旌旗招展、太平盛世才是人间美好景象。三十八年后,祖国从一个落后挨打的局面彻底站起来了,火箭上天、潜艇入海,不惧怕国内外一切敌人,祖国强起来了,这是中国自信,是民族自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是毛主席的名言,也是中国精神的重要内涵。自信不是盲目的盲目的自信就变成了自大,这是兵家大忌。胜利是给自信的人,胜利是给有准备的人,红军战士的自信与豪情,中国革命道路的成功,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得益于“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慧和胆识。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3.《念奴娇·井冈山》:

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 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直陈铺情,作者所见景象溢诸笔端,三十八年后再见的感性认识。从学理上分析,《念奴娇·井冈山》早写于《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亦景亦情亦理,从感慨中更多了一份升华与思考。这首诗相比《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着重笔墨于事物和景象,上阕,描绘了井冈山上草木葱郁,亭台楼阁林立,云海如诗如画的“南天奇岳”。五井碑,黄洋界这些标志性符号,直接激起诗人心中蕴藏已久的感情。下阕叙述与追思,跨越时空,遥想烽火如烟的岁月,诗人不免感慨万千。审视当下,革命豪情仍在,尤其“一声鸡唱”破开拂晓,吓退“万怪”,光明战胜黑暗。

作者简介:赵明,90后,四川大学美学硕士研究生。在《大众文艺》《戏剧之家》《美与时代》《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诗江南》《2013中国高校文学作品排行榜 诗歌卷》《广西文学》《左江日报》《崇左文艺》《花山》《三月三》《山东诗歌》《华星晨报》《甜乡》等发表学术论文、散文与诗歌作品。


党性教育行程方案
PROJECT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党性教育培训方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广告合作:15502378999      售后技术支持QQ:631246536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劳动路38号附27号二楼

热线电话 /HOTLINE

400-0815-589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卓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禁止复制 违者必究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2578号

渝ICP备18010001号-5

干训热线
400-0815-589